麻豆传媒

种族隔离制度曾经一度阻碍了南非实现充满希望的未来,但克服种族不平等为建立一个基于平等和所有人共享权利的社会铺平了道路。[比勒陀利亚先民纪念碑]
比勒陀利亚先民纪念碑
图片联合国图片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60周年: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进展与成就

  2025年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的主题是“《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60周年”。

  1965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标志着全球消除种族主义斗争中的重大突破。

  今年纪念主题与非洲人后裔国际十年(2015-2024年)相关。通过设立国际十年,国际社会认识到,非洲人后裔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人权必须得到促进和保护。

作为联合国制定的首个重要国际人权公约,《公约》为人权事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公约》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促进平等,这一承诺成为持续对抗种族主义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支柱,旨在推动全球理解与团结,消除种族隔离现象。。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通过60周年既是一个回顾反种族歧视斗争成果的时刻,也是一个聚焦当前挑战的重要契机。我们应借此机会重申对平等的承诺,并继续为消除种族主义而努力,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对待。

 

背景信息

  每年的3月21日是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0年的这一天,在南非沙佩维尔,警察开枪杀害了69名参加反对种族隔离“通行证法”和平示威的人。

  1979年,大会通过了一项,于“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的行动十年”的后五年实施。会上,大会决定确立声援反抗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人民团结周,每年从3月21日开始,各国举行为期一周的纪念活动。

  自此之后,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土崩瓦解。许多国家已废除种族主义的法律和惯例。在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一个反对种族主义的国际框架。如今,该公约已基本获得普遍批准,但在各地区,仍有许多个人、群体和社区遭受种族主义带来的不公和耻辱。

 

平等原则

  联合国大会重申,人人生而自由,尊严和权利一律平等,人人都有潜力为社会的发展和福祉作出建设性贡献。在中,大会还强调,与企图确定种族有别的理论一样,任何种族优越论在科学上是谬误,在道德上应予谴责,在社会上是不公正和危险的,必须予以驳斥。

  自成立以来,联合国一直关注种族问题,将禁止种族歧视纳入所有核心国际人权文书。联合国规定,各国有义务消除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种族歧视,并责成各国加以落实。平等原则还要求各国采取特别措施,消除导致或助长种族歧视长期存在的因素。

 

联合国主要会议与活动

  2021年9月,为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二十周年,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首纽约,参加由联合国大会举行的为期一天的会议,会议主题为“非洲人后裔的赔偿、种族正义和平等”。

  2001年,反对种族主义世界会议制定了《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是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最权威和最全面的方案。2009年4月,德班审查会议审查了全球在反对种族主义方面的进展,结论是仍任重道远。毫无疑问,国际社会再次承诺支持反对种族主义议程,是本次会议取得的最大成果。

  2011年9月,联合国大会在纽约举行了为期一天的高级别会议,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十周年。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一项,表示会“怀抱坚定的决心,把打击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以及保护其受害人作为各国的高度优先事项”。

  2011年恰逢非洲裔人国际年和《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十周年,是加强政治承诺,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良机。

  2013年12月23日,大会宣布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为非洲人后裔国际十年,主题为“非洲人后裔十年:承认、正义与发展”。

 

#我们一起来打击种族主义#

提高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的认识并获得对全球行动的支持。

活动

纪念活动

  • 3月21日:纪念全体会议
    大会堂,纽约联合国总部
  • 3月27日: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
     

相关资源

主要文件

  • 《》和《》
  • 大会有关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决议
  • 大会有关声援反抗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人民团结周决议()

 

 

Child taking a helping hand

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不容忍现象是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以站出来打破种族偏见,反对不容忍态度。成为人权捍卫者,#我们一起来打击种族主义

illustration of person drowning in speech bubbles

仇恨言论煽动了暴力和不容忍。可悲的是,仇恨的破坏性影响并不新鲜。然而,目前新的通信技术扩大了其规模和影响。由于打击仇恨、歧视、种族主义和不平等是联合国的核心原则之一,联合国正在努力应对仇恨言论。这一使命体现在《联合国宪章》、国际人权框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努力中。